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劍舞舞蹈舞蹈教學

劍舞舞蹈舞蹈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27 14:41:46

1. 我想學一套劍舞,沒什麼舞蹈基礎,請問學什麼比較合適

這個。。。。沒基礎啊 可以看看北京舞蹈學院出版的張軍編寫的中國古典舞劍舞教材 一點一點來吧

2. 詳細描述劍舞

唐宋舞蹈。因執劍器而舞,故名。劍舞 又稱劍器舞,是手持短劍表演的朝鮮族女性舞蹈。古代中原地區也有。短劍的劍柄與劍體之間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動、 旋轉短劍,使其發出有規律的音響,與優美的舞姿相輔 相成,造成一種戰斗氣氛。舞蹈節奏為「打令」。劍舞 原為男性舞蹈,經長期流傳,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緩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種類較多,一般為4人舞。還有一種 由流浪藝人流傳下來的少年劍舞,其風格似武術,具有戰斗性。
劍舞舞姿矯健而奇妙,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描繪此舞:「燿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一說,舞者僅是「雄裝,空手而舞」;一說劍器類似流星,即兩個圓鐵球系以丈余彩帛之類。亦有人認為劍器是雙劍。但晚唐、宋代的《劍器舞》確是舞劍,宋代大麴隊舞即稱為《劍舞》,舞者還有擊刺動作。晚唐時舞具除劍外還有旗幟、火炬。《劍器舞》原為獨舞,晚唐時已是群舞,至宋發展為宮廷隊舞,按大麴形式演、奏,即有勾念、自念、對答、歌舞等,演者輪流出場,並有「鴻門宴」、公孫大娘舞劍、張旭等一類簡單的故事情節。也有男女對舞。大麴中的歌辭,有《劍器曲破》和《霜天曉角》兩種。

劍舞,sword dance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漢唐時代最為流行。由於劍術動作英武、韻律優美,自古就有搏擊、健身和抒情表演的功能;不僅有長劍之舞,還有短劍之戲(百戲中的跳劍弄丸)。據《孔子家語》記載,子路戎裝見孔丘時,曾拔劍起舞;《史記·項羽本紀》中也記載了在鴻門宴上,項伯與項庄對舞長劍的故事。四川漢畫像磚有長劍獨舞的畫面,山東嘉祥秋胡山的漢畫像磚上有兩人擊劍對舞的場面。這些足證劍舞在漢代已很流行。
漢以後,劍作為兵器,漸漸被長兵器所代替。劍舞作為健身和抒情的技藝,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唐代,劍舞的流行更為廣泛,而且水平極高。著名詩人李白、岑參等都有十分雄渾悲壯的詩句描寫自己以劍舞抒情的情景。其中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千百年來,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從這首詩中能窺見劍舞的神彩和氣派:「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而且劍舞對其他姊妹藝術也有很大影響,據說書法家張旭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草書大進,畫家吳道子看了裴將軍的劍舞,「揮毫益進」。
中國近代戲曲舞蹈中,梅蘭芳借鑒太極劍創造了《霸王別姬》中的劍舞;中國舞劇《小刀會》、《盜仙草》中的劍舞,有獨舞,也有群舞,舞蹈編排豐富多變。
劍舞中的劍有單劍、雙劍和刀型短劍之分。單劍一般都帶有劍穗,劍穗又有長短之分,長的達1米。舞動起來,劍與穗剛柔相濟,變化多端,使劍舞生色不少。劍舞舞姿瀟灑英武,形式絢麗多彩,從動作變化上看,大體可分為「站劍」和「行劍」兩大類。「站劍」動作迅速敏捷,靜止時姿態沉穩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劍」動作連綿不斷,如長虹游龍,首尾相繼,又如行雲流水,均勻而有韌性。

3. 劍舞的裴旻劍舞

裴旻劍舞被譽為唐代三絕之一絕。開元年間裴旻喪母,特請名家吳道子在天宮寺畫幾幅壁畫,以度亡母,吳道說:常聽說將軍善舞劍,請為我舞劍一曲,觀豪壯氣概。可助我作畫。裴旻立即下孝服,欣然起舞,記載中提到,裴旻舞中有極精彩的特技表演,比如他突然擲劍入雲,高達數十丈,接著,劍象一道電光一樣從空中投射下來,裴旻手執劍鞘接劍,劍准確地插入鞘中。

4. 劍舞飛雪舞蹈觀後感

尋找喜歡國標的熊、、、

5. 劍舞的劍器動四方

唐代是中國藝術史上百花怒放的一個極盛時期。僅以漢族舞蹈而言.當時作品不少、名流甚多。舞蹈家們以他(她)們的高超舞技和精湛表演,活躍於大唐舞台之上,馳名於中國之外。他們為中國舞蹈史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給後世漢族舞蹈藝術的發展,以巨大的影響。唐玄宗開元年間的舞蹈家公孫大娘,就是其中的一個。公孫大娘,經常表演的漢族舞蹈有《鄰里曲》、《裴將軍》、《滿堂勢》和《霓裳羽衣舞舞》等。但最拿手、影響最大的,還是她的《劍器渾脫舞》。何為劍器渾脫。劍器,當時武舞曲,亦即健舞曲(與健舞相對的還有「軟舞」)。舞者執劍而舞(一說舞雙劍),表現雄武、戰斗的勢態,似為獨舞。其衣服、音樂也有記載:「舞衣五色,曲中呂宮」,「女伎作雄裝」,用西涼樂伴奏。渾脫,亦屬武舞,舞態跟劍器舞一樣壯觀。劍器與渾脫合起來的舞蹈就叫「劍器渾脫舞「。究竟這種舞蹈表演起來是個什麼樣子,而今已無緣一看了。幸喜有一些史載作注,詩文作釋,墓俑作證,人們還可以順其筆跡,旁觀遠視。這也是一種難得的藝術享受啊。
詩人杜甫小時候就看過公孫大娘的《劍器渾脫舞》,老年時也看過公孫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的同名舞。他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和「序」中,對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作了真實的記載和生動的描繪。他以「淋漓頓挫,獨出冠時」和「公孫劍器初第一」等語,給公孫大娘以極高的評價。「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這是杜甫追述、描繪公孫大娘舞劍器的生動詩句,也是他激動不巳的觀後感。從中人們可以領略到這位女舞蹈家健美的舞姿,高超的舞技.豪放的風格和感人的藝術魅力。其舞蹈之概貌,也躍然於眼前。你看,台上劍光閃閃,如日落大地;舞姿矯健輕捷,如同群仙駕龍飛翔一般;舞蹈開始時,前奏的鼓聲頓然休止,好象雷公停止了震怒;舞蹈結束時,手中的劍影卻如江海面上平靜下來的波光。哪粗獷雄壯,驚魂動魄,竭力抒發戰斗豪情的舞蹈,使台下的觀眾看著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覺得連天地都旋轉起來了。讀著這些詩句,彷彿公孫大娘在台上還正為人們翩翩起舞呢。
象杜甫這樣給以極高贊美的,在當時大有人在,直到晚唐時期,她還為不少詩人所稱頌。鄭踽《津陽門詩》有「公孫劍伎方神奇」句,司空圖《劍器詩》有「樓下公孫昔擅場,空叫女子愛軍裝」句,都是歌頌公孫大娘的。就連被譽為「草聖」的大書法家張旭,其「草書長進,豪盪感激」,也是在看了她那矯捷的舞蹈後,從中受到啟發的。時隔三百餘年,到了南宋,有出舞劇《劍舞》,據說演鴻門宴的故事,一男一女,上場對舞。男角扮漢時的項伯,女角卻扮唐時的公孫大娘。有辭曰:「項伯有功扶帝業,大娘馳譽滿文場。合茲二妙甚奇特,欲使嘉賓斛一觴。」漢唐兩人合場,卻演漢事,自然謊誕乖戾,但文人如此安排,且贊曰「大娘馳譽滿文場」,卻也說明公孫大娘在文人伶優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她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公孫大娘不只以自己獨到的舞技「冠絕一時」,而且言傳身教,培養了許多得意門生,李十二娘便是其中之一。她繼承了公孫的技藝而青出於藍,亦為時人稱絕。杜甫贊嘆道:「臨穎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這不僅是對李十二娘的贊美,而且也是對她的老師教學成績的頌揚。很難說.今日舞台上為單人、雙人所舞的《劍舞》,就是一千多年前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的那個樣子,但其承傳關系,則是不應懷疑的。中國許多傳統劇目和現代舞劇(如《貂蟬》、《紅燈照》)中,穿插劍舞者甚廣,可能也是那種劍器藝術傳統的影響所致吧。
多謝杜甫這等偉大的詩人,他們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揮筆著文,為地居下層的女伎公孫大娘們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使人們才得以借詩觀舞、享受其美的可能。同時,人們也憎恨「四人幫」這些民族敗類,他們竟連大家這等藝術享受的權利也要剝奪。在他們的淫威統治之下,古典舞蹈被取締,民族舞隊被打散,留了個「梨園弟子散入煙,女樂余姿映寒日」的凄慘景象。粉碎「四人幫」,古舞得新生。滔滔奔流的藝術長河,豈能為一小撮丑類所阻遏。看今日舞台上,劍光閃閃,氣沖牛斗,中國年輕一代的男女演員,著戎裝,執雙劍,又在創造性地表演起表現我中華民族果敢頑強、所向無敵、氣魄浩壯的《劍器渾脫》來了。杜甫哀嘆的「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的悲慘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迎來的卻是百花盛開的藝術春天。
「一舞劍器動四方」。公孫大娘,舞技長存。公孫大娘,後繼有人。從琳琅滿目的各種現代劍舞的技藝中,我看到了在古代優秀民族舞蹈遺產影響下,中國社會主義舞蹈創作的光輝前景了。
中國近代戲曲舞蹈中,梅蘭芳借鑒太極劍創造了《霸王別姬》中的劍舞;中國舞劇《小刀會》、《盜仙草》中的劍舞,有獨舞,也有群舞,舞蹈編排豐富多變。
劍舞中的劍有單劍、雙劍和刀型短劍之分。單劍一般都帶有劍穗,劍穗又有長短之分,長的達1米。舞動起來,劍與穗剛柔相濟,變化多端,使劍舞生色不少。劍舞舞姿瀟灑英武,形式絢麗多彩,從動作變化上看,大體可分為「站劍」和「行劍」兩大類。「站劍」動作迅速敏捷,靜止時姿態沉穩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劍」動作連綿不斷,如長虹游龍,首尾相繼,又如行雲流水,均勻而有韌性。

6. 單色舞蹈出了劍舞的視頻,有哪位知道劍舞的服裝鏈接嗎急。

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是配合音樂有節奏地舞動的有氧運動,有氧舞蹈一
有氧舞蹈
有氧舞蹈
方面能消耗較多熱量,一方面能把許多舞蹈動作健美操化,通過有氧健美操的鍛煉形式,反復或進行組合練習 。有氧舞蹈動作不象健美操動作比較操化,有氧舞蹈有許多風格,其音樂與舞蹈的結合緊密,鍛煉時能達到愉悅身心,同時人的創造、想像、表現和藝術修養等綜合能力都能達到提高。

7. 劍舞長安城,舞蹈!!!!!!!!!!!!

舞劍,和劍舞是分開的,一個是武術,一個是娛樂,劍舞,應該是公孫劍舞,九九八十一個變化

8. 《劍舞》的內容是什麼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之際,中原大地紛爭不斷,因此習武之風盛行。又由於金屬冶煉的技術不斷提高,「劍」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愛戴。佩劍,成為一代代文人武士的必備行頭。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劍舞》流行於漢代就是當然之事。

劍舞

記載《劍舞》表演情形的史籍,是《史記》。其《項羽本紀》中記載了有名的「鴻門宴」故事:「……范增數目項王,舉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人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王,庄不得擊。」漢代畫像石上即有此事的刻畫。

也許是劍器原本就充滿了動作性,也許是漢代樂舞的表演者們對舞劍有特別的偏好,《劍舞》形象在漢畫像石上所見極多。河南鄧縣出土的一塊漢畫像磚上,有三人共同舞劍的生動景象。左側一人坐胯虛步,右臂揚起,劍鋒向下,似乎正在做出擊准備。中間一人身形碩大,立掌待勢。更加精彩的是畫面右側的舞劍者,手揮雙劍,大弓步,與中間一人對峙,極富動感。其他《劍舞》形象,有橫劍馬步蹲襠者,有平劍蓄勢待發者,有拔劍怒目而立者,各顯神氣,不一而足。有的表演者手持一劍,有的舞動雙劍。

9. 劍舞的動作是怎樣的

劍舞的動作並不固定。主要是隨舞劍者的門派不同而有別。劍舞其實是一種助興回的手段,而且答是屬於自娛自樂的一種助興方式。

打個比方來說
到了迪廳聽到音樂大家都會隨著音樂舞動身體,其實大家是在跳舞,那大家在跳的是什麼舞呢?有人叫搖頭,有人叫迪斯科。有的叫他迪廳舞。可是迪廳舞的動作是什麼呢,那麼答案是不固定的,因為大家只是在聽到音樂的時候隨意的舞動身體。
其實劍舞與迪廳的舞都是發泄情緒的一種舞蹈,如果跳舞的人心情好的話,那麼她的舞蹈一定是歡快的,如果是悲傷的或是憤怒的話。就會表現出其相對的動作。

10. 淄博張店哪個舞蹈機構教劍舞

閱讀全文

與劍舞舞蹈舞蹈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